第(1/3)页 结束了英超联赛,阿森纳又迎来足总杯1/4决赛,对阵布莱顿轻松取得胜利,晋级到半决赛,对手是热刺。 其他两个进入四强的则是切尔西和曼联。 就在这时候,足坛忽然爆出来一个消息,巴萨主席罗塞尔的一段录像,涉嫌在内马尔的转会中洗钱,已经被西班牙警方给逮捕。 这让巴萨的场外形象和管理层陷入危机。 连带着其他俱乐部也受到影响。 科尔尼训练基地。 温格站在场边看队员们训练。 他比所有人都清楚想要打破欧冠卫冕魔咒,冲击六冠王的他们将面临怎样的艰难。 四月份的伦敦还有点冷。 他在西装外面披上了一件大棉衣,但还是觉得全身被寒意包裹,于是把棉衣拉链拉紧,脖子缩在绒布领口里。 双手也紧紧攥住藏在棉衣口袋里的松紧拉绳,这竟给了他给了他一丝奇怪的踏实感。 他脑子塞满了想法,又只感到一片空白,默默看着跑动的球员。 他与阿森纳有一段漫长的故事。 有他在训练场上被图雷撞得人仰马翻的无奈,有他不知情地甩掉餐盘食物遭亨利窃笑的困窘,有他发现九岁的威尔谢尔是可造之材的惊喜,也有他17年前恶狠狠地威胁边裁时的强横。 还有两年前看到狼堡比赛,发现最契合自己理念,踢着美丽足球秦铭时,那种发自心底的开心。 但实际上那段时间。 他早被一手搭建的俱乐部架构侵蚀全身,早就忙得没多少时间和阿森纳谈情说爱。 在全世界都在吹捧阿森纳的时候,《踢球者》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。 不是针对球队。 而是针对架构。 “如今一名伟大主教练控制俱乐部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时代已经结束。这个担子对于一个人来说太沉重了,而对于管理者职能的观点也正在改变。” “像热刺主席列维,负责俱乐部引援和人才招聘,这样他们可以确保在任命新主教练时,不必将一切推倒重建。” “过去斯旺西城的詹金斯也是以那种方式掌管球队的,这是阿森纳所需要的模板。” “他们已有一个完整的架构支持温格工作,但未来,你们希望看到的是体育总监与主教练公开担责的架构。” 在《踢球者》的专栏中,他们是这么说的。 温格既管理引援也执教球队,将体育总监和教练职责一肩挑,在当今英超和欧陆豪门里已是绝无仅有。 如今潮流兴俱乐部架构繁复,各施其职,形成合力,以防备一损俱损。 但温格本身就是架构,就是阿森纳的合力和衔接性。 造成这种局面,在于前副主席邓恩离任后,俱乐部始终未能在引援和转会谈判中找到一位能力堪和邓恩看齐者。 这逼迫温格只能从熟知的执教领域进入未知的管理领域,以其献身足球的秉性,其必对阿森纳毫无保留。 该为此担责的显然是俱乐部。 温格感到手心发暖,视线重新聚焦。 他没有天真到以为他和阿森纳的故事将永远没有终章。 因为这两年他看清了很多。 “我一直说主教练和俱乐部有一段爱情故事,主教练必须表现得好像这段爱情永无止境,但又不能笨到真的相信它永远不会结束。” “这段爱情任何时候都可能结束,但你必须表现得它会天长地久。” 温格想起他在执教阿森纳二十周年活动上说过的话。 现在他在阿森纳的威望达到顶点,比不败赛季时还要强盛几分,因为阿森纳拿到了欧冠冠军。 队史首个欧冠冠军的含金量不言而喻。 管理层任何“想让他离开以抬高话语权”的想法在公开层面都是极度危险且不可能执行的。 他已经接近阿森纳的上帝。 解雇或逼走他,会引发球迷的暴动、核心球员的强烈不满,以及全球媒体的口诛笔伐。 这些他比谁都清楚。 也许到时候他会主动离开温格示意队员训练结束,其实现在他跟以前不一样了,摆脱了坚守者的重担,去享受足球本身。 所以完全没必要为未来的那些事苦恼。 秦铭抽空去了一趟“荣誉墙”,上面密密麻麻的“W”,让人看到就赏心悦目。 俱乐部“去温格”话的意图他可能是教授外看得最清楚的人了。 对此他也没太多想法,正如教授所想那样,除了他自己想功成身退,没有人可以让他下课。 如果教授想要以最辉煌的方式离开。 而不是像几年前那样,经历漫长衰退后的狼狈。 他会尊重教授的选择。 “任何王朝都有周期。” 秦铭念叨着转身离开。 世界足坛的目光投向安联球场。 在这里的欧冠1/4决赛首回合,对手是拜仁慕尼黑和阿森纳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