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倒也是,他们的钱都用来扩张店面了,现在还欠着银行好几百万呢。 魏明道:“柳叔,其实我觉得平安县也不是没投资价值的,起码这里是中国优质小麦的产区啊。” 柳斌:“小麦?那能做什么?馒头还是面条?” “等我回村后跟支书商量一下再说吧。”然后魏明又跟老爷子聊了起来,还感谢魏明把他参与的冀美社《西游记》推广到了国外这件事。 这时阿龙已经把爷爷的摩托车推出来了,两人又聊了两句婚礼的事。 魏明这才骑上摩托车,跟齐德龙他们回家,还没到滹沱河,齐德龙就在驴车上站起来道:“前面就是魏明桥了!” 魏红忙道:“四川也有一个魏明桥,比这个长多了!” 走进之后,看到这座小桥只能容纳一辆车子通行,他稍微有些后悔钱给少了。 魏明还特意停下检查了一下魏明桥的用料,造型不花哨,但起码用料扎实,这点比较满意,能禁得住一般的货车。 桥的两头都有石墩子刻着桥名和来由,魏明看的心里热热的,这种感觉是又想掏钱了。 今天已经是大年三十儿了,而且齐德龙这小子的车上直接就带着他娘准备好的烧纸,于是车子绕道先去了坟上。 不过魏红看着爷爷的坟头,又想到香港那个老头,总觉得有些怪怪的。 而且因为齐德龙在,他们还得假装拜祭爷爷,让爷爷在下面拿钱花,不用省着。 春花姑相当周到,到了家,不仅院子干干净净,就连炕都烧热了。 “我就说嘛,最晚今天也该回来了,诶,我哥我嫂子呢?” 魏明直接让齐德龙复述。 听说哥嫂去了香港,又听魏明解释了啥叫香港,范春花又激动又喜悦,还有点羡慕。 而一旁揣着袖子的齐可修就简单多了,纯羡慕,大舅哥都混到香港去了,自己还在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代理荣誉校长。 没错,魏解放临走前把自己的荣誉校长头衔让他代理了,还涨了工资,成权贵了。 魏明把行李打开,拿出一大一小两件羽绒服给春花姑和齐德龙。 “哟,这就是收走鸭绒鹅绒做的那个羽绒服啊,这么轻啊,真好看!” 魏红:“穿着还暖乎呢。” “不便宜吧,给我穿糟践了。”范春花笑着刚要试,然后看到门口可怜巴巴的齐可修。 魏明:“姑父也有,另一个包里。” 听到这话,齐可修的腰板顿时挺直了一些,周围还有不少围观的村民都在羡慕他们一家三口呢。 这可是老魏家留在农村最近的亲戚了! 第二天,魏明还没出去拜年,却发现很多人来给自己拜年,都是些村里的小学生中学生,还有一些比自己年纪大,但辈分小的中老年。 等魏明应付完他们,秦县长已经来了,魏红看到他的车了。 当魏明来到大队部的时候,秦县长正在催缴通电费用,老支书一脸为难。 大队长赵春来也表示通了也没用:“通到村里只是刚开始,通到户里还得额外收钱,然后电费也要收钱,没人用得起电,哦,有一户,魏家能用得起,我看这钱该让老魏家出。” 没想到这个大队长会说出这种话,秦县长和老支书周兴邦都狠狠瞪了他一眼,就连贾会计也没给他好脸色。 魏明笑着从人群里走出来:“听说赵大队长想让我掏这个钱啊?” 看到魏明真的出现了,赵春来反而不敢说什么了,他就是心里憋闷,自从魏家起来后,他这个大队长是越来越没地位,现在连从前的狗腿贾会计都不拿自己当跟葱了。 老支书周兴邦忙道:“不行,这个钱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拿呢,还是村里出,凑凑其实也够。” 村民们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。 “对,人家魏明平时又不住村里。” “不该让明叔一个人掏!” “赵春来你能不能闭上你那个臭嘴!” 赵春来猛地朝发声处瞪过去,发现是范春花她爹,魏明他舅爷,立即又偃旗息鼓,这个也惹不起。 魏明很欣慰,别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,起码嘴上能够不认同赵春来,没有乱起哄,这就是好样的。 魏明笑问贾会计:“我昨天过来的时候,看到村里已经支起了大棚,收益怎么样啊?” 贾会计笑道:“还不错,卖到县里一下子就被抢空了,如果能卖到地区还能更贵,村里比前些年可是好多了。” 魏明:“可是连2000块都掏不出来,想要靠农业发财,还是太慢了,但是想要开厂搞工业,或者农业深加工赚大钱,靠驴拉磨可不成,这种时候没有电,拿什么发展,拿什么脱贫致富奔小康。” 听到魏明这么说,老支书猛地一拍大腿:“秦县长,这个钱村里出了,其实村里不止两千块,我就是想着把这钱投入到明年的大棚上,多建几个,唉,是我老古董了,贾三儿,你去账上拿钱吧。” 一听不用自己出钱了,魏明还挺惊喜,这个小钱不出也就不出吧。 一旁的秦县长听到魏明这么说,面露喜色,他把魏明拉到一旁:“魏老师,你说服那个港商了?要办厂了?” 魏明道:“还不确定,秦县长你先去忙,明天我走之前给你答复。” “好好好,那咱们明天见,”秦县长收了钱,“过了初五电力局的就来通电,有想要开电的户赶紧登记,电的好处可太多了,魏老师去过香港,还出过国,他最明白了。” 老支书耳朵尖:“小明,你明天就要走啦?” 魏明笑笑:“老支书,那不是重点,等会儿我去您家,咱爷俩唠唠。” …… (今日保底) 第(3/3)页